“轴子”,是一个戏曲术语,旧时代戏曲演出,最后一出为主戏,称“大轴子”;倒数第二,因紧压大轴子,称“压轴子”;第五第六出,称“中轴子”,第二第三出,叫“小轴子”或“早轴子”;排在最先的开场小戏,称“开锣戏”或“帽儿戏”。
据此可见,“压轴子”的本意,是指演出次序排在倒数第二的剧目。
如今我们到剧场看戏,从开场到散场,演出一般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但旧时代的戏曲演出,一晚演出十个剧目,从开场到结束,可能长达五六七个小时甚至更长。在这样的演出中,组织方常将艺术最精湛、号召力最强者的戏码,排在最后,称为“大轴”,将名望、资历略次于大轴但颇有实力的演员,排在倒第二出场,称为“压轴”。
史学家顾颉刚,民国初年在北大预科读书,最爱到南城看谭鑫培的戏,因为老谭的戏码总是排在最后,到他出场时往往夜静更深,于是顾先生干脆提前在附近旅店里定一张床,等看完老谭的戏后,在旅店睡上一觉,第二天早晨再匆匆赶回北大上课。
当时的观众,对演出比较挑剔,如果觉得后面的演出乏善可陈,每每不待整场结束便提前离场,是谓“开闸”。为防止“开闸”,组织者必须要找最有声望的艺人来演大轴,相比大轴,压轴出场的艺人,尽管艺业也很精湛,号召力也颇强,但总是要较大轴差一点火候,所谓万人之上一人之下,未到炉火纯青、领袖群伦的地步。
这个情形,后来慢慢有所改变,因为排在大轴地位的演员,资望虽高,艺术虽好,由于成名较早,与时俱进的创新渐渐有些不足,随着年龄增长,仅靠吃以前的老本,慢慢地就有点压不住台了;而原先压轴出场的演员,因为扮相年轻,精力体力学习能力都较前辈更优,往往更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明白新一代观众的喜好,即使在艺术上还没有全面超越前辈,票房号召力也往往抢先盖过了前辈。这现象搁到今天,如同“小鲜肉”的风头早早盖过了“老腊肉”。
戏曲到底与偶像剧不同,偶像可能瞬间就红遍天下,但大多维持不了较长时间,戏曲演出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持久获得观众的认可,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有些地区,有些剧种,喜欢将一场折子戏演出中的最后一个剧目称为“压台戏”,他们认为,这最后一出戏在整场演出中质量最高,分量最重,一定要足以压住全台,不致让观众看戏时中途离去。
如今所谓压轴,多取这一种意思,大致已经与压台差不多了,说谁压轴,往往是讲他的演出最为精彩、最为重要。
“压轴”词意的转变,犹如“相当”,“相当”本来是差不多的意思,“相当好”原意其实是够不上很好,但基本还不错,大致可以算好。可是在如今的口头语里,人们反而觉得“相当”的程度要胜过“很”。
京剧发展史上,以压轴地位而让大轴频遇尴尬,可能以梅兰芳为最。民国初年,初出茅庐的梅兰芳,即很受年轻观众的追捧,当时组织演出,谭鑫培、杨小楼常排在梅兰芳之后出场,可是一些年轻观众看完梅兰芳的演出即纷纷离场,这让成名在先的谭鑫培、杨小楼颇感郁闷。
有一次,“正乐育化会”为筹建育化小学,遍邀会中名角在广德楼义演,提调给梅兰芳派的戏码是《五花洞》,不料演出那天,梅兰芳因有湖广会馆的堂会,一时赶不过来,误了演出。管事原以为已经有那么多的好角儿,少了梅兰芳一个,应无大碍。不想刘鸿声唱完《黄鹤楼》后,谭鑫培的《盗宗卷》还没上场,观众就鼓噪起来:为什么梅兰芳还不出场,我们要看梅兰芳!管事见状,只得一面说好话稳住观众,一面火速派人到湖广会馆把还没卸妆的梅兰芳接来救场,观众见到梅兰芳上场,才静了下来,继续看戏。
另有一次,也是义演,谭鑫培的大轴,杨小楼的压轴,梅兰芳、王蕙芳的《樊江关》排在倒数第三。那天晚上梅兰芳也因另外有几出堂会,未及赶回,导致杨小楼的压轴戏不得不提前上演,观众见不到梅兰芳,纷纷责问:“梅兰芳为什么不来?”“梅兰芳不来,我们要求退票”,以致杨小楼的一出戏只得在喧嚷声中草草收场。这时,梅兰芳紧急赶到,他一出场即引来一片喝彩,杨小楼见状,难免不快,下台后一句话没说就回家了。
1920年,杨小楼与梅兰芳合组“崇林社”,二人共同编演了《霸王别姬》,这出戏,脱胎于《楚汉争》,起初演到项羽乌江自刎结束,不料想观众的口味变化很快,相比激烈的武打,人们更关注演员如何刻画人物性格,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看到虞姬自刎,便觉意兴阑珊,纷纷退场,不管杨小楼在台上如何做戏,都无法阻止这样的现象。这让杨小楼很是无奈:这哪儿是霸王别姬,倒有点儿像姬别霸王了。
齐如山曾劝杨小楼,观众提前退场,是他们不懂完整欣赏这部戏的精彩,您作为老前辈,应该不受他们的干扰,继续演好下面的剧情。但杨小楼见大家兴致渐无,自己也索性加快节奏,简单交代一下后面的剧情即告剧终。
梅兰芳对杨小楼的不快很是同情,但对观众的反应也能理解,他敏锐地意识到:一出戏到该结束的地方就要结束,不能总是拖泥带水当断不断。后来再演《霸王别姬》,梅兰芳干脆删掉了最后一场打戏,演到虞姬自刎即告结束。
虽然同台演出中有过不快,但谭鑫培、杨小楼都很器重梅兰芳,梅兰芳对他们的艺术也一直敬仰有加。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梅兰芳认为:“我心目中的谭鑫培、杨小楼这二位大师,是对我影响最深最大的。虽然我是旦行,他们是生行,可是我从他们二位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最重要。……我认为谭、杨的表演显示着中国戏曲的表演体系,谭鑫培、杨小楼的名字就代表着中国戏曲。”
梅兰芳后来的成就,在不少方面超越了前辈,但他始终不骄不躁、从善如流,这也许就是他比其他名家红得都要久的原因吧。
鲁肃,可能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三国时期东吴“四大都督”之一,但其实并非如此,正史中记载的东吴大都督仅有陆逊一个人,鲁肃并没有担任过这一官职。也可能有人认为,鲁肃胆小怕事,不过这都是在《三国演义》里面的形象,真实的鲁肃如果胆小,又怎么会被孙权看重?更何况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那么,真实的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2021-03-08929阅读全文 >>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在宋朝时期是没有奴隶制的,说准确点是奴婢制度。而在其他朝代主奴制度非常严重,下人基本上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而且做事还不能犯错。只要犯了一点错误可能就会被治罪,严重一点还会被砍头,总之风险相当之高。那宋朝是如何解决奴婢这个问题的呢?只要采取雇佣制就比较好处理了。从这方面来说,宋朝要比唐朝更加开放和人性化,一起来看...
2021-03-08608阅读全文 >>说到古代的皇帝问题我们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大家看电视剧的时候很多皇帝的帽子上面都有挂一个东西了,就类似珠帘这样的东西,那么有的人就非常的好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珠帘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探究评鉴学习一番吧!...
2021-03-08766阅读全文 >>很多朋友都会好奇,古代打仗都是如何处理逃兵的。其实古代战场上出现逃兵的现象很正常,如果是首批冲锋陷阵的士兵,那大概率都会阵亡,很难存活下来,所以这种恐惧和求生的本能让他们选择当逃兵。指责逃兵是没用的,只能想办法尽量减少士兵产生出逃的念头,其实方法无非也就两种,一种是高奖励,一种是高代价。如果上阵杀敌立下大功,从此就能晋升官位,那底层士...
2021-04-20775阅读全文 >>濒湖脉学作者李时珍的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还有《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天傀论》《白花蛇传》等,皆佚。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李时珍的经典药方,希望你喜欢。露水释名...
2021-03-14232阅读全文 >>历史记录了马的忠诚行为,但却将它的表亲驴降为负重的 动物 。不过,3月17日发表于《古物》的一项对9世纪 中国 贵妇墓葬的发掘分析, 可能 有助于提高驴的地位:驴可能是这名贵妇在宫廷马球比赛中的坐骑。 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堪萨斯大学劳伦斯分校自然历史博物馆考古学家Sandra Olsen说:现在是时候让驴得到应有的认可了。她表示,该研究 发现 了在古代体育运动中驴扮演...
2020-05-30597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