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闻网 www.haoqw.com】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豫剧沙河调唱腔特点和发展状况

发布时间:2021-04-13 07:26:39来源:好奇闻网编辑:好奇闻网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习俗 > 手机阅读

沙河调,又名为豫南调,是一种流行于豫东、皖北沙颍河流域的传统戏曲剧种,为豫剧分支之一。早期豫剧在缺少交流、相互不渗透的发展时期流传在沙河沿岸的豫剧演唱方式。后来随着演员的流动,逐渐扩展到整个豫南地区。

豫剧沙河调唱腔特点和发展状况

沙河调的流传区域地处平原,水肥土沃,解放前多富足人家,因此演出团体较多,演出也比较经常,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1]成就了一大批名家,三、四十年代,沙河调是可以和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相提并论的豫剧地域流派之一。

五十年代左右,因为沙河调青黄不接,而且大多地处三不管地带,很少有人参加第一届戏曲汇演,这就让他们失去了直接进入国营剧团的机会。这是沙河调后来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沙河调又称“南路调”(豫南调)。实际是“南阳调”顺沙河东下与“豫东调”相互交溶的混合产物。流行区域以漯河、周口附近的沙河沿岸为中心,西起南阳的白河、瀼河,东达安徽阜阳的颍河、涡河,传布于大约20多个市县。其音乐形态,在唱腔板路中似乎多了一点坠子和越调的成份,但也强化了一些粗犷、豪放的风格。据现有资料,清道光年间,新蔡、沈丘、临泉一带已有梆子戏“窝班”的兴建。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女演员蔡玉贞(艺名“蔡大脚”)初露锋芒,16岁(1903年)时声名大震。接着便是鹿邑顾家班的出现,以顾锡轩(艺名“顾群”)顾秀荣(昵称“顾大妞”)父女为首,很快涌现出包括“常苗子”“大脚芳”、刘玉梅等在内的一批坤伶,并向东、北方向拓展。

1908年顾秀荣在鹿邑首次登台,1926年入商丘,1933年进开封,19 36年与“梆子大王”陈素真同台公演,是为“沙河调”与“祥符调”艺术交流之始。而于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徐艳琴、马金凤(豫东)、毛兰花(豫西)、阎立品、田岫玲(祥符)等各路名家的汇粹界首(时称“小上海”),更使“沙河调”开阔视野,走向成熟。至五、六十年代,经历各种会演、调演,特别是易湘山、华天成、王仲华、曹彦章等老一辈名家的先后辞世,此一“流派”所公认的风格和特点,便慢慢模糊或消失了。

历史变革

沙河调是流行于豫东、淮北沙颍河流域的一个传统戏曲剧种,又称淮北梆子。据老艺人讲,沙河调在清康熙年间就已在淮北流行,距今约二百多年的历史。

沙河调最初流行于农村,很少在城市演出。化妆、服装及乐器都很简单。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抗日战争以后,受到豫东调的一定影响。

沙河调的唱腔是在淮北民间曲调的基础上接受豫剧唱腔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地方色彩浓厚,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以演唱曲调来分,主要有[慢板]、[流水]、[二八]、[飞板]、[跺子]等十多种。但在演唱时,演员可根据剧本规定的情景,结合人物思想感情,予以变化。

传统剧目比较丰富。据初步统计有八百多出。其中某些剧目,虽与兄弟剧种雷同,但在剧情、表演艺术及音乐等方面都有它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少传统剧目,因受封建阶级和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禁止,长期不能上演,随着老艺人的故去而失传。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培养下,沙河调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经过艺术革新,提高了表演水平及演出质量,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创始大家

沙河调以周口、漯河为中心,他们的旋律下五韵上三韵,比较高亢明亮,一般用二本腔演唱。沙河调吸收了南阳梆子和越调的特点,唱腔粗重急促。

梁振起是沙河调的创始人,1921年生,鄢陵县大马乡东贤庄村人。中国剧协会员,原平顶山豫剧团团长。已过世。

梁老12岁进鄢陵县大马乡葛村窝班,师承贾申宫、贾德郎,1938年出班,先后参加鄢陵县“四街戏”、“六班戏班”,嗓音洪亮,唱腔奔放激昂,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深受欢迎。先后应邀到许昌,漯河,周口,临颖,长葛,襄县,舞阳,西华等地戏班合作演出。

上世纪80年代以豫剧沙河调特邀代表参加河南省戏剧流派汇演大会,代表剧目:《雷音寺》《串龙珠》《二龙山》。曾与王四少、易相山、赵义庭、赵顺功、桑振君、王素君、阎立品、徐玉琴、徐书云、徐道、刘金铭等几十位艺术家合作演出。刘法印、曹彦章等均是沙河调的优秀代表人物。

标签:沙河 演出 流行 发展 演唱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豫剧沙河调唱腔特点和发展状况》感兴趣,还可以看看《中国中秋节习俗大全》这篇文章。

民间习俗排行

民间习俗精选

民间习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