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闻网 www.haoqw.com】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伤寒杂病论》现存几个版本

发布时间:2021-03-18 07:27:01来源:好奇闻网编辑:好奇闻网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习俗 > 手机阅读

据考,《伤寒杂病论》成书大约在公元200年前后,因为历史久远,并因连年战乱,再加上《伤寒杂病论》初成书时受限于传播途径,此书流传并不广泛,以至如今所见《伤寒论》各版本均有缺失。目前比较流行的、公认具有研究价值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个。

《伤寒杂病论》现存几个版本

一、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和《脉经》本

《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由于战乱频仍,在仲景逝世不久,原书便散失不全。曾任魏、晋两朝太医令的王叔和搜集该书遗卷,并整理、重新编次。因非原书全貌,且内容多为伤寒病的辨证论治,故更名为《伤寒论》,共10卷22篇。据考证,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时间,距仲景去世不过二三十年。王叔和还将《伤寒论》的内容收入其所著《脉经》之中,今人有称《脉经》所收录的《伤寒论》为“脉经本《伤寒论》”。

二、千金本《伤寒论》(又称唐本)

唐代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时,仅引证了《伤寒论》少量内容,尚未将全貌收入。但从他“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说法来看,《伤寒论》的确在民间流传,是“诸师”所有,而不是个别人所收,但大家将其视为秘典珍藏,不轻示人。至孙氏晚年撰《千金翼方》时,收载了《伤寒论》的全部内容,载于卷九、卷十中,今人称之为“千金本《伤寒论》”,也有称之为“唐本《伤寒论》”。

三、外台本《伤寒论》

唐代王焘著《外台秘要》,收录了《伤寒论》的大部分内容,也收入了可以在今本《金匮要略》中见到的一些内容。因此推测,王焘所藏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版本,并非得自王叔和所传,今称之为“外台本《伤寒论》”

四、康治本《伤寒论》

康治本伤寒论,系唐朝时期手抄卷子本,卷末有“唐贞元乙酉岁写之”的字样。19世纪中叶在日本发现,是康治二年沙门了纯抄录,全书1卷,仅存65条,50方。系从伤寒论中节录出来,但文字与之后的宋本互有异同。据推测此本应与唐代医官考试有关。唐代,国家设医官选拔制度,其中伤寒论的占到总成绩的1/5,于是应试者为求方便,将考试部分抄录习诵,于是有此本。

五、康平本《伤寒论》

康平本《伤寒论》,是日本后冷泉天皇康平3年2月17日侍医丹波雅忠据家传本抄写的。该版本比宋本早了3年,因此该书具有很高的文献意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在康平本中,是以注解、注文的形式出现的。康平本抄录时,有顶格、退一格、退二格的格式,顶格为原伤寒论仲景原文,退一格、退二格则均为疏注。这对后世研究《伤寒论》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六、宋本《伤寒论》(又称治平本)

宋代校正医书局林亿、高宝衡、孙奇等人校订了《伤寒论》,并在大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刊行。《伤寒论》自此方有定本,此即宋本《伤寒论》,亦称治平本《伤寒论》。初科大字本,装订精良,但售价过高不易普及。后由高宝衡等建议,又刻小字本。但可惜的是,宋本原刻,无论大字本、小字本,如今均已不见。

七、赵刻本《伤寒论》

明代赵开美,本是富商,又习医术。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赵开美出资行刻《仲景全书》(此书初仅收录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此后收入宋英公《伤寒类证》、又收入《金匮要略》,后经友人赠送宋本《伤寒论》,方知成无己所注伤寒论已经远非原文,于是又加刻《翻刻宋版伤寒论》,后将此四部合订为《仲景全书》,并将《翻刻宋版伤寒论》置于全书之首。)一部,该书第一部分,即《翻刻宋版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现存几个版本

八、成本《注解伤寒论》

成无己在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全面做注,著成《注解伤寒论》一书。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刊行,这是第一个系统注解《伤寒论》的版本,人称“成注本”或“成本”,该版本经明代汪济川校勘,又几经翻印,因其既有原文,又有注文,便于学习,故流传较广,以致很长时间内,人们只知成本,而不知宋本。但成本注解时,删去了宋本《伤寒论》的子目,对后8篇原文进行了一定的删减和改编,使人们已经看不到宋本《伤寒论》的原貌。不过他对《伤寒论》主要内容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人称之为“成本伤寒论”

九、《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

宋代校正医书局除刊印宋本伤寒论之外,还校勘刻印了《金匮玉函经》8卷,金匮玉函经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特点是条论于前,会方于后(此本共八卷,前六卷均为伤寒论原文,后两卷收录方剂)。人称“玉函本”或“别本”。后经清代陈世杰复刻,流传至今。

十、《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又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或称《仲景十二稿伤寒杂病论》,传为仲景46代玄孙张绍祖秘藏之珍本,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传于其徒左盛德。该版本至今争议较大,多有认为其为伪作者。如郝万山先生,认为此本多半为后人伪托。但不论该书是否伪作,其对于学习《伤寒杂病论》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十一、敦煌卷子本

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考古发现四万余件手写本和少量木刻本古籍。国内外学者视之为珍宝,而医学文献,只占了敦煌出土文献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中5.202号残卷,即医圣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残卷。卷首尾均残脱,仅存103行,计30条条文。但此本是证实《伤寒杂病论》原为一书的一个佐证。一般名为“敦煌甲本”或“敦煌卷子本”。此外在在甘肃、四川等地也有类似出土,但均残脱过甚,不及宋本。

《伤寒杂病论》现存几个版本

十二、长沙古本

长沙古本为湖南浏阳刘世祯得自于江西张姓老者处,民国之前未见传世,此书来源近于传奇,一些人认为是伪作。该书为白文本,共计十六卷,卷一、二为平脉法;卷3为伤寒例;卷四温病;卷五为暑、热、湿、燥病;卷六至卷十一为六经病;卷十二为霍乱痉阴阳易差后病;卷十三至十六为诸可与不可各篇。

十三、涪陵古本

涪陵古本,又称四川古本,是20世纪30年代后发现的《伤寒杂病论》抄本,1934年曾石印公之于世,但流传不广,见之者少。该书伤寒部分为《唐本伤寒论》,杂病部分则是在《金匮要略》基础上,又从《脉经》、《千金方》中选取有关内容增补而成,于仲景书中增加证论百余条,补充方剂百余首,皆为临证必备。此本对深入研究《金匮要略》和运用《千金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本与长沙古本、宋本、桂林古本合称四大古本伤寒论。

标签:伤寒 内容 版本 流传 原文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伤寒杂病论》现存几个版本》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广东小年是哪一天?广东小年习俗》这篇文章。

民间习俗排行

民间习俗精选

民间习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