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房屋建筑的平均高度一般都比较低,和现代的高楼大厦完全没得比。即使是明清时期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里最高的建筑太和殿,也只有26.92米高。加上台基高度,总共是35.05米,相当于现在的10层楼房左右高。
但是类似北京鼓楼、太和殿等这种高度的木结构建筑,在古代并不是很常见。一般富贵人家的房子高度,大多也是差不多8-10米左右。毕竟木结构的房子,在防虫防火方面,存在着很明显的缺陷。
古代房屋建筑顶端没有和现代建筑一样有着很明显的避雷装置,比如避雷针等。即使有,可能也是现代人出于文物保护方面的考虑,后期安置的,那古代房屋建筑一般都如何避雷呢?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倒是有几种方法。
①蚩尾引雷法
古人发现,房屋建筑在空旷地带,尤其是雷雨天气时,很容易遭到雷击。而高度相对比较低或者是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地方,被雷击的概率则相对比较低。
他们通过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发现,有的物品自带绝缘体质。比如说干燥的木头或者是石头之类的东西。
当然,在古代并没有“绝缘体”这个概念,人们只是懵懂的察觉到,这些东西在遇到雷电的时候,不会受到雷电电击。
人们领悟到,只要在修造房屋建筑的时候,使用雷电不能通过的材料,就会起到防雷的作用。
古人所著的《说卦传》中说:“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旉(fū),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láng)竹,为萑(huán)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zhù)足,为作足,为的(dì)颡(sǎng)。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fán)鲜。”
这么多的文字,其实就说明了一个观点。即“震”在性质不同的物质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在自然界表现为“雷”,动物界就是“龙”。
我们都知道,古人崇拜龙,自然而然就把雷和龙联系到一起。在古人眼里,龙的主要职责就是呼风唤雨,保证来年风调雨顺。
所以很多古代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上,都会安装“镇龙”之物,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避雷针。
所谓雷从龙,风从虎。镇龙就是避雷,这种“镇龙”设施,就是古建筑屋顶上的“鸱吻”。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也作“蚩尾”。
唐代《苏氏演义》中说:“蚩尾,海兽也。汉武帝柏梁台灾,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避火灾,可置之殿堂”。
这个故事说,汉武帝时期柏梁台遭遇火灾,巫师建议在上面安置蚩尾,有防火的作用。
古人一般把自己无法解释的事情,往往解释成“天的旨意”。突如其来的大火,可能让汉武帝惴惴不安,因此才会找来类似巫师的人解惑。
而且,汉武帝本人在晚年时,也确实专注于求仙问道之事。
古代,因为建筑材质大多是木结构,所以古人把防火这一块看的非常重。可打雷闪电,又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所以因打雷闪电引起的火灾就比较多。
而在殿堂之上放置蚩尾,除了防火,其实还有避雷的作用。
蚩尾一般被安置在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和垂脊的衔接之处,是整栋建筑物最险要的地方,多以大鱼的形象出现。历经千年,直至现在,还站立在诸多古建筑的屋顶。
其实发展到现在,这种镇龙之物往往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作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装饰的存在。
之所以能起到避雷的作用,是因为蚩尾的表面涂有一层金属涂料。而且在它里面,还有一根金属条和地下相通。
当雷电接触到房屋的时候,金属涂料就把雷引到蚩尾上,再通过金属条把雷电的能量和电流引到了地下,达到了避雷的效果。
这种做法其实和现代避雷针的避雷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古代的蚩尾远没有现在的避雷针效果好,或者是范围广。
所以我们会在古文献记载中看到,即使有蚩尾的存在,建筑物仍然会遭到雷击的原因。
②石屋避雷法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盛弘之所著的《荆州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湖阳县,春秋蓼国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为石室避之,悉以文石为阶砌,今犹存。”
大概意思是说,家住湖阳县的樊重是个孝子,因为母亲害怕打雷,就用石头为母亲建造了一间可以避雷的房子,还用漂亮的石头做了台阶。直到作者成书时,这座房子还存在。
这本书成书时间大概是在公元437年左右,而樊重生活的时代是西汉末年。盛弘之当时为官,利用空余时间游览了荆州一带的山水景色,根据每一个地方的景点,写出了《荆州记》。大概率上讲,他的记载应该是没有错的。
这段文字争论的焦点在于,樊重搭建的避雷石室,它的建筑形态是怎样的?有人认为是在山上开辟出的空间比较大的石室,也有人认为,是平地上用大理石堆砌而成。
但是不管哪一种,古人对于石头能够避雷的这个认识,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古代的很多房屋通常建在砖石台基上,除其本身有绝缘性外,也阻隔了土壤中的水分侵入建筑,使其整体能保持较高的电阻。
③自然消雷法
从小,父母和老师就告诉我们,出门在外遇到打雷闪电,千万不要跑到大树下避雨。之所以不能这么做,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雷电通常会选择地面比较突出的物体作为雷击对象。
人站在树下避雨,万一打雷就会接触到雷电带来的巨大电流,不仅树会被摧毁,人也会被击伤甚至死亡。
基于这个原因,古代人的建筑物周围,便会有一些高于房子的树木存在。这种情况下,万一打雷的话,雷电击中的就是树木,而不是百姓的房屋。
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隐患,房屋若距离树木太近,树木被雷击到,就容易压到房屋。所以一般情况下,建房时会考虑离树木稍远一点的地方。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避雷方法大抵就是这三种。第一种方法和第三种都是比较常见的,而且效果比较好。
第二种方法不一定是所有的古人都可以做到的,毕竟樊重作为汉光武帝刘秀的外祖父,作为南阳大姓,没点钱还真说不过去。只有在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下,兴许才能修建出具有避雷作用的石屋来。
现代社会的避雷方法,是在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成。其实早在我国汉武帝时期,就已经有了最早的避雷针雏形,蚩尾。
所以要说避雷针是美国人的专利,恐怕我们的汉武大帝不会答应。
当然,从我国古代的一些相关记载来看,古代一般多是被动防雷,这与古人对雷电的认识也是相符的。而且房屋建筑的位置和周边的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这也是古人积累下的宝贵经验。
上一篇:在德国的教科书当中是如何描写二战的?日本应该好好学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公元前301年,庚申年,周赧王十四年,蜀侯反,司马错定蜀;垂沙之战;泾阳君质于齐。 中文名 公元前301年 外文名 In 301 BC 天干地支 庚申 历史事件1 蜀侯反,司马错定蜀 历史事件2 垂...
2021-03-08847阅读全文 >>在北京,该院表示,火星探测器基础上,太阳系边际探测和行星际探测等一系列航天后续重大项目的规划及实施,据了解,嫦娥四号等5次月球探测任务,目前,中外科学家们正对嫦娥四号发回的相关数据,展开共同研究, www.QiQu.net 收集发布...
2021-04-25357阅读全文 >>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一心想着灭佛。想着称霸世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位皇帝就是当时的唐武宗,唐武宗是当时唐朝的一位皇帝,唐武宗大肆的推行道教,却对佛家进行打压,据相关文献记载,当时唐武宗在位期间,是摧毁了大大小小的佛教寺庙达到了上千所,为什么唐武宗会这么记恨佛教呢?到底唐武宗对佛教有着怎样的深处大恨?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2021-03-08120阅读全文 >>暴龙拥有或能向内及向上旋转的手掌,利用前肢将猎物固定。暴龙作为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型肉食性动物之一,但却拥有弱小的前肢,一直引起各界争议。美国一个科学新闻网站周四报道,指...
2021-04-13423阅读全文 >>江格尔,又译占加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江格尔描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家乡而同邪恶势力进行艰苦斗争并终于取得胜利的故事,深刻地反...
2021-03-21344阅读全文 >>1228年是农历戊子年(鼠年);金正大五年;南宋绍定元年;蒲鲜万奴大同五年;越南建中三年;日本安贞二年。戊子年(鼠年);蒙古拖雷(监国)元年; 中文名 1228年 农历 戊子年 生...
2021-03-08457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