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年,唐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太和八年
幽州军乱
太和八年(八三四)十月四日,
幽州军乱,节度使杨志诚、监军李怀仵被将士驱逐出境,众推兵马使史元忠为留后。十一月,史元忠将志诚在幽州时所造衮衣(帝服)及其它违制器物上奏朝廷,文宗诏御史台审讯。廿一日,诏流杨志诚于岭南,志诚行至商州(今陕西商县),被杖杀。
李宗闵再次入相
神策军右军中尉王守澄以及李仲言、郑注皆忌李德裕,因山南西(今陕西汉中)节度使李宗闵与德裕不合,奏引宗闵入朝。太和八年(八三四)十月,以李宗闵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十七日,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德裕出任山南西节度使。德裕面见文宗,请留京师,廿九日,改任兵部尚书。李宗闵奏言李德裕制命巳下达,不宜自请更变。十一月十九日,以德裕为镇海(今江苏镇江)节度使,不兼平章事。时德裕、宗闵各有朋党,互相排斥,文宗深为忧虑,常常叹道:“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莫州军乱
太和八年(八三四)十一月,幽州奏称,管内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军乱,刺史张元汛去向不明。
高瑀卒
高瑀,冀州蓨(今河北景县)人。少喜兵略,入仕为右金吾胄曹参军。历陈、蔡(今河南汝南)二州刺史,入朝为太仆卿。太和元年(八二七),授左散骑常侍、忠武节度使。管内累年水旱,瑀集百姓筑堤瑭一百八十里。加检校右仆射。六年,移武宁(今江苏徐州)节度使,征入朝为刑部尚书。七年,再镇忠武。明年(八三四)卒于任。
董重质卒
董重质,原淮西吴少诚牙将,勇悍有谋。元和九年(八一四),吴元济擅袭父位发动叛乱,重质为元济谋主。十二年,淮西平定,重质归降,李愬奏免其死罪,贬春州(今广东阳春)司户参军。十三年,转太子詹事,委李愬军前驱使。十五年,征授左神武将军,主持军事。太和三年,南诏入犯西川,迁左右神策及诸道剑南西川行营节度使,率军救援。四年,转夏绥(今内蒙白城子)节度使,练兵立法,羌戎畏服。入朝为右龙武统军,太和八年(八三四)卒于任。
陆亘卒
陆亘,字景山,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元和三年(八0八),应制科中第,补万年(今陕西西安)县丞。累迁兖州(今山东)、苏州等地刺史。赴任兖州时,奏请遏制节度使职权,使藩镇支郡兵马隶属刺史统辖。太和三年,迁浙东(今浙江绍兴)观察使。七年,移镇宣歙。八年(八三四)卒,年七十一岁。
李仲言为翰林侍讲学士
李仲言于宝历元年(八二五)流放象州(今广西)。太和八年(八三四),遇赦,回东都。时东都留守李逢吉欲再入朝为相,仲言自称与右神军判官郑注关系亲密,逢吉因使仲言以厚财贿注。注引仲言见右神策中尉王守澄,守澄将仲言推荐于文宗,称其擅长易学。仲言时正服母丧,难入禁中,守澄使其穿民服,号王山人。文宗召见仲言,见其仪表奇伟,倜傥不羁,善辩而有权谋,以为奇士,日加宠遇。八月,仲言丧除,文宗欲以其为谏官,置于翰林院。李德裕以仲言奸佞难改,以为不可;文宗欲别授一官,德裕仍认为不可,王涯附合文宗意见,遂授仲言为四门助教。给事中郑肃、韩佽封还敕书,以为授任不当;王涯召肃、佽二人,诈称德裕留言,不让二人封敕。二人即出。次日,告德裕,德裕大惊,肃、佽二人亦皆后悔。九月,王守澄等召李宗闵入朝。十月十三日,李宗闵拜相以代李德裕。十七日,以李仲言为翰林侍讲学士。给事中高铢、郑肃、韩佽、谏议大夫胡承嘏、中书舍人权璩等阻谏,文宗令中使宣慰谏官,称李仲言入翰林为皇上顾问经义,敕命已下,不可再改。十一月三十日,李仲言奏请改名为训,文宗准奏。
王廷凑卒
王廷凑,回纥阿布思后裔,世为成德骑将。廷凑少读兵家书,勇而有断,初为牙内兵马使。长庆元年(八二一)七月,密结牙兵杀节度使田弘正及将吏家眷三百余人,擅为留后,抗拒朝廷。诏发诸道兵讨伐,无功而赦之。廷凑遂与幽州(今北京)朱克融、魏博(今河北大名)史宪诚连衡割据。太和元年(八二七),横海(今河北沧州南)李同捷擅袭父位,朝廷发诸道兵征讨,廷凑出兵阻遏官军,援救同捷,后又遣使游说魏博将亓志绍叛乱。及官军平定同捷及亓志绍乱军,廷凑遣使请罪,朝廷又赦之,仍为成德节度使。太和八年(八三四)十一月,病死。
李训、郑注奏荐王墦为尚书右丞
太和(八二七—八三五)初,宰相宋申锡与御史中丞宇文鼎受密诏诛郑注及宦官,申锡使京兆尹王墦逮捕郑注,墦密将此事告右神策中尉王守澄,郑注由此脱逃,感恩不尽。王墦与李训亦为至交,太和八年十二月,训与郑注联名推荐王墦,自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召入朝,拜为尚书右丞。
李德裕奏进《御臣要略》及《次柳氏旧闻》
太和八年(八三四)九月十一日,宰相李德裕奏进《御臣要略》及《次柳氏旧闻》。《次柳氏旧闻》题为德裕所撰,一卷,所记十七事多为玄宗朝,荒诞谬误之处颇多。该书又名《明皇十七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出版《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收录,增补《类说》五条佚文,加《学海类编》本二则作为补遗。
贡院奏进士复试诗赋
太和七年(八三四)七月,宰相李德裕奏进士考试停试诗赋,专考策论。八年十月,李宗闵入朝代李德裕为相。十六日,贡院奏请进士仍试诗赋。文宗准奏。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一三三年)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中文名 公元前133年 外文名 In 133 BC 公元前133年概述 公元前133年,即元光二年,属汉武帝统治时...
2021-03-08146阅读全文 >>中国自古都是一个农耕大国,因此老百姓的主体都是农民。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每次改朝换代的时候,“农民起义”都扮演了很关键的角色,他们对王朝的更迭和历史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一些学者却对“农民起义”存在着一些争议,他们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真正的“农民起义”的。...
2021-03-08787阅读全文 >>泉州元宵节传统习俗 中国习俗 习俗文化。...
2021-03-08360阅读全文 >>深蓝孩童智商超高,意念极强拥有超能力(新人种掌握未来)...
2021-03-14942阅读全文 >>为配合宁梁高速公路建设,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于庄东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位于宁阳县伏山镇于庄村东南约300米处,平面呈不规则长椭圆形,南北约210米、东西约120米,面积约2500...
2020-05-30771阅读全文 >>emsp;emsp;元宵节全国各地习俗大盘点emsp;emsp;元宵节到,全国有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等习俗,但元宵各地习俗也不尽相同,那么...
2021-03-03900阅读全文 >>公元1127年历史年表 公元1127年历史大事 公元1127年大事记
公元1126年历史年表 公元1126年历史大事 公元1126年大事记
公元1128年历史年表 公元1128年历史大事 公元1128年大事记
公元1132年历史年表 公元1132年历史大事 公元1132年大事记
公元1130年历史年表 公元1130年历史大事 公元1130年大事记
公元1131年历史年表 公元1131年历史大事 公元1131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