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闻网 www.haoqw.com】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9900万年前缅甸琥珀中发现“静子花”化石

发布时间:2021-04-15 07:29:30来源:好奇闻网编辑:好奇闻网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9900万年前缅甸琥珀中发现“静子花”化石

9900万年前缅甸琥珀中发现“静子花”化石

9900万年前缅甸琥珀中发现“静子花”化石

据南报网(毛庆):一百四十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的出现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照他的理论,一切类群都应该有一个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显然被子植物的突然大量出现对他来说是个难以解释的“讨厌之谜”。

经过了上百年的研究,人们发现在达尔文所关注的时代之前的早白垩世甚至侏罗纪都有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应当更早。既然被子植物起源不在那个世代,那么困扰当年困扰达尔文的到底是什么现象?

1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报告》上报道了一件在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的静子花(Lijinganthus revoluta)化石,为人们了解达尔文的“讨厌之谜”提供了一个新的见解。

该化石保存精美、完整,具有被子植物完全花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是十分典型的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五瓣花。这个化石连同时代相近的其他真双子叶植物的花、果化石一起告诉人们,在大约一亿年前的时候真双子叶植物突然大量出现在地球上。

虽然真双子叶植物的三沟型的花粉,其最早记录大约在1.25亿年前,但是它们当时在植被中并没有形成气候。经过了大约2千万年的演化,真双子叶植物才真正站稳脚跟,在大约1亿年前的早晚白垩世之交(俗称中白垩)大量出现,伴随着这个变化的是买麻藤类和本内苏铁的大幅衰退。

因此,当年达尔文在化石记录中看到的并不是“被子植物起源”,而很可能是这次真双子叶植物的大量爆发。被子植物起源另有其时。

相关报道:科学家发现远古植物“静子花”

据新华社南京11月14日电(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在距今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最新发现一种全新的远古植物:静子花。从形态上看,静子花与现在的蔷薇类花朵略有相似,在分类上,它属于被子植物中最主要的一个类群:真双子叶植物。静子花的发现为研究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增添了重要新证据。

新发现的琥珀化石完整地保留了静子花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结构特征。其花朵直径约6毫米,有5个互相分离的萼片和花瓣。花朵中央约有10枚雄蕊和1枚雌蕊,雌蕊由3个心皮组成,底部有蜜盘,这显示静子花的传粉可能与昆虫有关。

本项研究领导者、南古所研究员王鑫介绍,静子花的结构和形态学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典型的真双子叶植物。所谓真双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被子植物中约70%的物种属于真双子叶植物。现在人们常见的蔷薇类、菊类,也都属于这个大类。

除了研究静子花本身,科研团队还比对了同类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距今大约1亿年前后,多种类型的真双子叶植物化石在世界各地纷纷出现。这说明在这一时期,真双子叶植物在全球开始繁盛,而被子植物的起源则要更早。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3日晚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上。

相关报道:中国科学家发现一亿年前的“神秘花”

据扬子晚报(于丹丹):1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报告》上报道了一个在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的静子花化石,为人们了解达尔文的“讨厌之谜”提供了新见解。

100多年前,达尔文因被子植物突然在白垩纪大量出现,却又找不到其祖先类群和演化线索,而将被子植物的起源称为“讨厌之谜”。“最新研究表明,这一‘讨厌之谜’的‘主角’或许是真双子叶植物,而非被子植物。”王鑫研究员介绍,科研团队在白垩纪中期的琥珀中发现了静子花化石。该化石只有指甲盖大小,是典型的核心真双子叶植物。这个化石连同时代相近的其它真双子叶植物的花、果化石一起告诉人们,真双子叶植物在约一亿年前突然大量出现在地球上。而被子植物起源另有其时。

相关报道:140年前令达尔文困惑的谜团终于解开

据科技日报南京11月13日电(张晔):140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出现,却又找不到它们的祖先类群和早期演化的线索,而将被子植物的起源称为“讨厌的谜团”。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团队,在《科学报告》上发表研究成果认为,当年达尔文在化石记录中看到的并不是“被子植物起源”,而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大爆发。被子植物起源另有其时。

被子植物,即开花植物,堪称植物世界的王冠。它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现知全世界被子植物共有30多万种,占植物界总数的绝大多数。真双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最主要分支,包括大多数常见植物,其中很多与我们息息相关。譬如:棉花、大豆、花生、向日葵、苹果、烟草、薄荷和各种瓜类。

经过了上百年的研究,人们发现在早白垩世甚至侏罗纪就有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应当更早。既然被子植物起源不在白垩纪中期,那么当年困扰达尔文的到底是什么?

王鑫团队在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枚命名为静子花的化石。该化石保存精美、完整,具有被子植物完全花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是十分典型的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五瓣花。这个化石连同时代相近的其他真双子叶植物的花、果化石一起告诉人们,在大约1亿年前的时候真双子叶植物大量出现在地球上。

虽然真双子叶植物三沟型花粉的最早记录大约在1.25亿年前,但是它们当时在植被中并没有形成气候。经过了大约2000万年的演化,真双子叶植物才真正站稳脚跟,在大约1亿年前的早晚白垩世之交(俗称中白垩)繁盛起来。

相关报道:科学家发现开在一亿年前的“神秘花”

据中国科学报(沈春蕾):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团队在《科学报告》上报道了一件命名为“静子花”的化石。该化石发现于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为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大量出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140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出现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照他的理论,一切类群都应该有一个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上百年的研究,人们发现在达尔文所关注的时代之前的早白垩世,甚至侏罗纪都有被子植物,其起源时间应当更早。

王鑫团队发现的化石保存精美、完整,具有被子植物完全花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是十分典型的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五瓣花。这个化石连同时代相近的其他真双子叶植物的花、果化石一起告诉人们,在大约1亿年前的时候真双子叶植物突然大量出现在地球上。

虽然真双子叶植物三沟型的花粉表明其早在1.25亿年前就已出现,但它们当时在植被中并没有形成气候。经过了大约2000万年的演化,真双子叶植物才真正站稳脚跟,在大约1亿年前的早晚白垩世之交(俗称中白垩)大量出现,伴随着这个变化的是买麻藤类和本内苏铁的大幅衰退。

王鑫指出,当年达尔文在化石记录中看到的并不是“被子植物起源”,而很可能是这次真双子叶植物的大爆发,而被子植物的起源则另有其时。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38/s41598-018-35100-4

相关报道:中国科学家发现白垩纪“神秘花” 重新解读达尔文“讨厌之谜”

据中新网南京11月13日电(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3日发布消息:该所王鑫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了静子花(Lijinganthus revoluta)化石,为人们了解达尔文的“讨厌之谜”提供了一个新的见解。

这一研究成果当天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科研人员介绍,在140多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距今约1.1亿年)突然大量的出现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照他的理论,一切类群都应该有一个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但是,被子植物的突然大量出现却并不符合“这一定律”。

因此,达尔文将这一“反常现象”称为“讨厌之谜”。多年来,“讨厌之谜”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古生物学者。

王鑫称,经过了上百年的研究,科学界发现在达尔文所关注的时代之前的早白垩世甚至侏罗纪就有被子植物,因此该类植物的起源时间应当更早。

“如果被子植物起源不在那个世代,那么当年困扰达尔文的到底是什么现象?”王鑫解释道,从最新研究可以表明,这一“讨厌之谜”的“主角”或许是真双子叶植物,而非被子植物。

王鑫介绍,本次科研团队在白垩期中期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了静子花化石。该化石保存精美、完整,具有被子植物完全花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是十分典型的核心真双子叶植物。

“这个化石连同时代相近的其他真双子叶植物花、果化石告诉人们:在大约一亿年前,真双子叶植物突然大量出现在地球上。而令达尔文‘烦恼’的被子植物起源实际上远早于这个时期。”王鑫说。

研究显示,虽然真双子叶植物的三沟型花粉早在1.25亿年前就有了,但是它们当时在植被中并没有形成气候。经过了大约2000万年的演化,真双子叶植物在大约1亿年前的早晚白垩世之交大量出现。当时对化石记录的错误理解才是达尔文被“困扰”的根源。

( www.QiQu.net 收集发布)

标签:植物 被子 双子 化石 达尔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9900万年前缅甸琥珀中发现“静子花”化石》感兴趣,还可以看看《2020年温县江山汇考古工地发掘》这篇文章。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